terzo piano 探索新原始設計美學

T恤
團體服訂做
台北團體服
台中團體服
高雄團體服
圖像制作工作室terzo piano宣稱原始美學不僅僅隻是屬於設計的一個主題,也是屬於時尚和藝術的主題。為瞭佐證這個論斷,terzo piano的設計師們制作瞭作品“回歸根源,回歸大地(back to our roots, and back to our earth)”,以研究新原始背景設計和概念。在這個作品裡,所有不必要的元素都被清除,以還原一個原始和獨特的基礎美學。織物的天花板和一些自然元素(例如沙子、煤炭和巖石)有助於整體的美感,為terzo piano的作品帶來瞭活力和色平衡。他們設計的物品外形簡單,使用瞭原始的材料,使得它們和自然融合在瞭一起,讓我們不禁想起那些原始而又神秘的儀式。這種充滿原型和圖騰符號的語言把我們帶進瞭那個久遠的年代,在那裡感官和感知使我們重新認識瞭人性的本質。還想看更多設計資訊、設計新聞?請瀏覽文創資訊設計頻道責任編輯:許文雅

source:http://news.vsochina.com/design/41738.html

2022年北京冬奧會會徽和冬殘奧會會徽正式發佈

制服
制服訂做
企業團體制服
大學團體服
公司團體制服
北京2022年冬奧會會徽和冬殘奧會會徽北京2022年冬奧會會徽和冬殘奧會會徽發佈儀式今晚在國傢遊泳中心隆重舉行。國務院副總理、第24屆冬奧會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張高麗,國務院副總理、第24屆冬奧會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劉延東出席儀式,第24屆冬奧會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北京市委書記、北京冬奧組委主席蔡奇出席儀式並致辭。在全世界的矚目下,冬奧會歷史上又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20時22分,張高麗和國際奧委會副主席於再清以及運動員代表一起,揭開瞭2022年北京冬奧會會徽“冬夢”的神秘面紗。北京冬奧會會徽“冬夢”將中國傳統文化和奧林匹克元素巧妙結合。她以漢字“冬”為靈感來源,圖形上半部分展現滑冰運動員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現滑雪運動員的英姿。中間舞動的線條流暢且充滿韻律,代表舉辦地起伏的山巒、賽場、冰雪滑道和節日飄舞的絲帶,為會徽增添瞭節日歡慶的視覺感受,也象征著北京冬奧會將在中國春節期間舉行。會徽運用中國書法的藝術形態,將厚重的東方文化底蘊與國際化的現代風格融為一體,呈現出新時代中國的新形象、新夢想。中國為辦好北京冬奧會,圓冬奧之夢,圓體育強國之夢,正不懈努力。實現“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推動世界冰雪運動發展、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做出新貢獻是中國一貫的目標和美好追求。“BEIJING 2022”印鑒在形態上汲取瞭中國書法與剪紙的特點,增強瞭字體的文化內涵和表現力,也體現瞭與會徽圖形的整體感和統一性。隨後,劉延東、蔡奇和殘疾人運動員代表共同為北京冬殘奧會會徽揭幕。北京冬殘奧會會徽設計秉承展現舉辦地文化、體現以運動員為中心的理念,將中國書法藝術與冬殘奧會體育運動特征結合起來。設計展現瞭漢字“飛”的動感和力度,巧妙地幻化成一個向前滑行、沖向勝利的運動員,同時形象化地表達瞭輪椅等冬殘奧會特殊運動器械形態。上半部分線條剛勁曲折,下半部分柔美圓潤,寓意運動員經過頑強拼搏、歷經坎坷最終達到目標獲得圓滿成功。會徽展現瞭運動員不斷飛躍,超越自我,奮力拼搏,激勵世界的冬殘奧精神。會徽圖形整體充滿瞭昂揚向上之激情,奮進飛躍之動感,色彩豐富,構圖完美,象征並激發運動員以堅強的意志作為精神的翅膀,在冬殘奧賽場上放飛青春夢想!蔡奇在致辭中表示:“北京2022年冬奧會會徽和冬殘奧會會徽把中國文化底蘊、現代國際風格、冬奧運動特征融為一體,生動彰顯瞭當代中國的時代風貌和文化魅力,形象展示瞭冰雪運動的激情、青春與活力,傳遞出運動員超越自我、奮力拼搏的精神,表達瞭13億中國人民對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美好憧憬。”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在會徽發佈儀式上發表瞭電視講話,他代表國際奧委會,向中國政府和人民表達瞭問候和最良好的祝願。巴赫說,北京冬奧會會徽的揭幕,對於中國乃至整個奧林匹克大傢庭,都是奧運之旅中的精彩裡程碑;全世界的人們都會以北京冬奧會會徽這一形象彼此聯系溝通;會徽代表瞭北京冬奧會的願景,把中國的美好展現給全世界,用獨特的方式把現代與傳統融合在一起;會徽還會把冬季運動的樂趣帶給中國乃至世界的年輕一代。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安德魯·帕森斯也通過視頻向北京冬殘奧會會徽發佈表示瞭祝賀。他說,北京冬殘奧會會徽是一個蘊含著殘奧會精神的標志,也是中國文化的象征,這樣的冬殘奧會會徽,令他“激動不已”。會徽發佈儀式在北京2008年奧運會比賽場館之一——國傢遊泳中心舉行,這裡也將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冰壺和輪椅冰壺比賽的場館。“水立方”曾見證瞭奧運夢想與中國力量的激情碰撞,而今晚,結合瞭運動與藝術、個性與傳統的冬季“戀歌”將從這裡唱響至世界各地。來賓們在這裡觀看瞭北京2022年冬奧會會徽和冬殘奧會會徽宣傳片及文藝表演。藝術傢以冬奧夢想為主旋律,將開放自信的中國與奧林匹克精神緊緊地連接在一起,闡釋著會徽的理念,引起全場觀眾的共鳴。國傢體育總局局長、中國奧委會主席、北京冬奧組委執行主席茍仲文,北京市代市長、北京冬奧組委執行主席陳吉寧,河北省省長、北京冬奧組委執行主席許勤,中國殘聯主席、中國殘奧委會主席、北京冬奧組委執行主席張海迪,國務院副秘書長丁向陽,北京市委常委、秘書長崔述強,北京市副市長、北京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張建東,中國奧委會副主席、北京冬奧組委副主席楊樹安,河北省副省長、北京冬奧組委副主席王曉東,中國殘聯理事長、中國殘奧委會執行主席、北京冬奧組委副主席魯勇,以及國際奧委會副主席於再清,國際奧委會執委、國際奧委會北京2022年冬奧會協調委員會委員黃思綿等出席瞭發佈儀式。會徽是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最顯著的標識。北京冬奧組委從2016年7月31日面向全球征集會徽設計方案,共收到4506件作品。經過中外專傢和社會各界代表的精心評選、認真評議,由北京冬奧組委報冬奧會工作領導小組批準和國際奧委會、國際殘奧委會的認可,最終,由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林存真精心設計的冬奧會會徽“冬夢”和冬殘奧會會徽“飛躍”脫穎而出。兩個奧運會會徽同步征集設計,采用同一設計語言,是國際奧委會和國際殘奧委會的要求,同時也是近年來幾屆奧運會和殘奧會,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設計潮流,平昌冬奧會和東京奧運會都采用瞭此方法。伴隨著北京2022年冬奧會會徽和冬殘奧會會徽的揭曉,《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織委員會關於北京2022年冬奧會會徽和冬殘奧會會徽的公告》和《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織委員會關於特殊標志的公告》也同時發佈。據悉,會徽發佈後,北京冬奧組委將啟動北京冬奧會特許經營試運行計劃,中國郵政將於12月31日發行北京2022年冬奧會會徽和冬殘奧會會徽紀念郵票,帶有會徽標志的特許商品將自12月16日起在阿裡巴巴旗下天貓平臺所開設的北京2022特許商品官方網店(http://beijing2022.tmall.com)進行預售,近10傢北京冬奧會特許商品官方零售店也計劃於2018年1月中旬開業。還想看更多設計資訊、設計新聞?請瀏覽文創資訊設計頻道責任編輯:許文雅

source:http://news.vsochina.com/design/41740.html

設計回歸設計,“未然時尚”籌謀做服裝設計師的經紀人

團體制服訂做
短袖Polo衫
團體服外套
工作團體服
團體制服訂製
為什麼服裝公司的老板更願意花大價錢買版型,卻不願意給設計師漲工資?未然時尚CEO喬森認為,在中國市場,設計師的價值並沒有被最大化的開發出來。未然時尚定位“設計師經紀人”,簡單來說就是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讓設計回歸設計,後端的銷售、推廣、生產、品牌經營等等一系列工作,交由第三方服務平臺來做。未然時尚希望搭建一個這樣的平臺,幫設計師將設計能力商業化。設計師除設計以外的一切工作,平臺負責銷售、運營和推廣的部分,同時整合第三方的生產資源、渠道資源。創始人喬森是設計師出身,經過多年的資源積累,平臺已整合瞭1000多位設計師、10多傢協作工廠,一年可以上架1萬-2萬個新款。其中有一部分是簽約設計師,簽約設計師的合作形式是,首期開發的新款需要在未然首發,未然為簽約設計師提供一個收益保底。隻做服裝、專註設計師版塊,同時隻做中高端,喬森表示,未然時尚聚焦在一個點上,隻做“千分之一人的生意”。在定價策略上,處在高於批發市場、低於品牌公司的價格區間。商場服裝的定倍率大約在8倍及以上,而未然到零售終端的定倍率在4倍左右,分發渠道主要為買手集合店。在消費者的印象中,設計師品牌的價格往往不那麼親民;從投資角度來說,設計師品牌可能因為過於個性化、秀場化和市場脫節,存在一定的時尚風險。未然時尚“前端設計+後端供應鏈”的思路,其實和網易嚴選的做法類似,找到好設計、直接對接工廠,去中間化獲得一個好的價格。有瞭高性價比,可以觸及更廣的消費者,有瞭大量訂單,可以反向撬動工廠。盈利方面,和設計師有兩種合作形式:一是設計師隻負責設計,其它都交給平臺,進行銷售分成;二是設計師可以自己解決生產,以出貨價給到未然時尚,平臺收取15%-20%的傭金,同時以收益保底的形式保證最低收益。以設計為切入點,未然時尚未來的戰略佈局包括三個方面:設計、教育、投資。目前,未然時尚仍然專註於設計版塊,通過供應鏈優化設計師的產品,獲取性價比優勢。下一步,未然計劃以設計為基礎,通過錄播和直播的形式做時尚教育。此外,未然會對一些優質的設計師進行投資。喬森表示,“設計、教育、投資是一個關聯的生態,設計版塊可以篩選出很多優秀的設計師,充實時尚教育版塊;時尚教育版塊又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設計師,可以進行投資,三個版塊形成一個內部的閉環。”團隊方面,CEO喬森畢業於設計專業,在服裝行業有商品管理經驗;商品總監榮冠宇曾任多傢國內品牌設計師總監;買手總監鄭小青為香港專業級買手,連續創業者;供應鏈總監陳芝葒在生產制造領域有十多年經驗。還想看更多設計資訊、設計新聞?請瀏覽文創資訊設計頻道責任編輯:許文雅

source:http://news.vsochina.com/design/41742.html

第十三屆(2017)光華龍騰獎頒獎典禮圓滿舉行

團體服設計
團體服設計
d cup內衣
e cup內衣
f cup內衣
第十三屆(2017)光華龍騰獎頒獎典禮現場12月18日上午,中國設計業的奧斯卡——第十三屆(2017)光華龍騰獎頒獎典禮在人民大會堂成功舉行,來自全國的300多位創新設計領軍人物齊聚北京,共同演繹2017年末設計業盛典。增設“設計為人民服務獎”據瞭解,“發現青年設計人才,樹立自主創新楷模”是光華龍騰獎的創辦宗旨。自2005年以來,十三年間,光華龍騰獎共表彰瞭130位“中國設計業十大傑出青年”和134位“中國設計貢獻獎”得主。光華龍騰獎?中國設計貢獻獎金質獎章獲得者、光華龍騰獎委員會主席、清華大學責任教授柳冠中頒獎典禮上,光華龍騰獎?中國設計貢獻獎金質獎章獲得者、光華龍騰獎委員會主席、清華大學責任教授柳冠中表示,作為光華龍騰獎的主辦單位——光華設計基金會十三年來始終堅持“公益、公開、公正”的評選原則,堅持不收取任何參評費用,通過“光華龍騰獎”發掘、激勵廣大創新設計人才。柳冠中表示,光華龍騰獎的獎項結構中,有中國設計貢獻獎、中國設計業十大傑出青年、龍騰之星三個主要獎項,都是表彰人才的。今年又增設瞭中國設計節大獎、綠色先鋒獎。同時他宣佈,為瞭表彰那些向社會提供公益設計服務的團體和個人,明年增設“設計為人民服務獎”,引導設計回歸本質。“中國設計名人堂專項基金”成立中國設計伴隨著中國發展,中國設計在國傢發展進程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從建國以來,國徽、國旗、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第一顆衛星的誕生,到中國海爾、海信、華為等知名品牌公司的建立都離不開中國設計。為此,光華設計基金會曾在今年9月的中國設計節大展上特別開設中國設計名人堂展區,並正式啟動場館建設工作。據瞭解,中國設計名人堂通過展示為中國設計產業做出傑出貢獻的權威專傢、友好人士,來宣傳設計的重要性,展現中國頂尖設計師們求知、探索、創新的過程。首次開展以後,受到社會各界的強烈關註和眾多好評。在本屆光華龍騰獎頒獎典禮上,主辦方宣佈“中國設計名人堂專項基金”正式成立,並號召設計屆捐資助力,希望盡快推動這一中國設計界聖殿的建設工作,並期待更多致力於推動國傢繁榮、富強、發展的設計工作者們進駐中國設計名人堂。各類獎項最終揭曉本屆頒獎典禮的重頭戲依然是“中國設計業十大傑出青年”和 “中國設計貢獻獎”的評選。29位獲得“中國設計業十大傑出青年提名獎”的選手,經過之前一天的答辯,最終有10位榮膺“中國設計業十大傑出青年”。而“中國設計貢獻獎”方面,經過光華龍騰獎評審委員會慎重的研究,最終評選瞭5位金質獎章和10位銀質獎章獲得者。此外,另有3傢機構獲得“優秀組織獎”。獲獎名單:2017光華龍騰獎?中國設計貢獻獎金質獎章王京生 國務院參事、原中共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孟建民 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建築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河君 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十一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漢能集團董事局主席寧振波 中國航空工業信息技術中心首席顧問楊 穎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2017光華龍騰獎?中國設計業十大傑出青年陳興博 深圳市火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薑臻煒 深圳市浪尖設計有限公司李 健 北京工業大學李立成 杭州凸凹工業設計有限公司連 振 上海洛可可整合設計有限公司瞿鑫剛 廣州市大業產品設計有限公司王 宇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國營第617廠科研所徐霍成 溯洄(上海)設計咨詢有限公司章 煒 杭州奧格工業設計有限公司鐘素萍 杭州老板電器股份有限公司2017光華龍騰獎?中國設計貢獻獎銀質獎章曹福輝 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方 海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梁景華 深圳市創想公益基金會創始理事龐春霖 中關村車載信息服務產業應用聯盟秘書長施繼紅 嘉興市箱包行業協會會長楊向東 廣東華南工業設計院院長姚啟明 同濟大學姚啟明賽車場設計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餘隋懷 西北工業大學機電學院工業設計系教授張震莆 黑龍江省藝術設計協會執行會長章群星 浙江省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第十三屆(2017)光華龍騰獎?優秀組織獎全國工商聯傢具裝飾業商會中國紡織出版社浙江省工業設計協會還想看更多設計資訊、設計新聞?請瀏覽文創資訊設計頻道責任編輯:許文雅

source:http://news.vsochina.com/design/41787.html

湖南大學范石鐘再獲“中國設計紅星獎”

台北團體制服
台中團體制服
高雄團體制服
polo衫
公司團體服
12月9日,中國創新設計最高獎項“中國設計紅星獎”頒獎盛典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行,湖南大學研究生范石鐘獲得三項大獎,並被評為2017年度“優秀設計師”。獲獎作品《空中消防車》獲得全球年度“最成功設計大獎”。頒獎活動邀請瞭國傢工信部、國傢民委、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科委等十餘傢單位的領導以及設計領域的專傢學者,行業組織、設計園區、研究機構和院校、設計公司、媒體和獲獎企業代表和設計師近800人出席頒獎典禮。“中國設計紅星獎”(下文簡稱“紅星獎”)是中國最具權威代表的工業設計大獎,秉承“公平、公正、公益、高水平、國際化”原則,是目前國內權威及影響力最大、參評數量最多的設計獎項。自2006年設立以來,始終遵循“公平、公正、公益、高水平、國際化”的辦獎原則,累計吸引33個國傢和地區的5700餘傢企業、近5萬件產品參評,成為全球參評產品數量最多、最具中國代表性與國際影響力的設計獎項,被譽為中國設計屆的奧斯卡。2017年“紅星獎”共收到2313傢企業的10044件產品參評,參評數量首次突破1萬件,連續四年成為全球參評數量最多的工業設計獎項。還想看更多設計資訊、設計新聞?請瀏覽文創資訊設計頻道

source:http://news.vsochina.com/design/40935.html

中華設計獎“桌面優品”設計大賽舉行新聞發佈會

T恤
團體服訂做
台北團體服
台中團體服
高雄團體服
日前,中華設計獎“桌面優品”設計大賽新聞發佈會在寧波鎮海舉行。大賽由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指導,中國臺灣網、中華職業教育社、寧波市鎮海區人民政府、臺灣設計聯盟共同主辦,上海宜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知產中國)承辦。中國臺灣網總經理劉曉輝、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總幹事楊農、寧波市鎮海區人民政府區長魏祖民、臺灣設計聯盟資深理事李淑君代表主辦方致辭。中國臺灣網總經理劉曉輝表示,兩岸在文化創意設計領域各自發展多年,既枝繁葉茂,又各有千秋。深入合作、優勢互補是兩岸產業界的一致共識。臺灣的文化創意設計產業起步較早,有豐富的經驗,同時也在經營管理上培育和儲備瞭很多優秀人才,在創意、研發、營銷等方面具有優勢;而大陸文化資源豐富,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有著廣闊的市場容量和充沛的設計人才。目前,兩岸文創設計產業深入合作的趨勢不斷加強,未來共同發展的前景更加廣闊。“中華設計獎”致力於讓兩岸青年在交流中增進相互瞭解,融洽彼此感情,實現心靈契合。衷心祝願兩岸業界攜手合作,早日推出高水準的設計產品,讓世界瞭解中華文化的智慧。臺灣設計聯盟資深理事李淑君表示,期待通過本屆中華設計獎“桌面優品”設計大賽得以大力推廣兩岸設計力及創造力,共同打造讓全球尊敬與贊賞的中華設計夢!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總幹事楊農表示,本屆設計大賽既是發現、推介海峽兩岸青年設計師的綜合性設計賽事,也是為兩岸青年才俊提供展示自我、實現夢想的平臺,我們希望借助這樣一個平臺促進兩岸更多的青年相互交流、相互借鑒。寧波市鎮海區區長魏祖民表示,鎮海自古以來就有強大的創新基因,近年來,鎮海區大力發展城市經濟,培育瞭i設計小鎮等省級特色小鎮,集聚瞭潘公凱設計、洛可可設計、木馬設計等一大批設計企業,相信通過中華設計獎的舉辦,更多的海峽兩岸及港澳青年設計人才會將目光投向鎮海、關註鎮海。新聞發佈會上,主辦方聘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魯曉波,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黨委書記、非遺研究中心主任范聖璽,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西北工業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所長餘隋懷作為中華設計獎“桌面優品”設計大賽的評委,中國臺灣網總經理劉曉輝、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總幹事楊農、寧波市鎮海區區長魏祖民為他們頒發聘書。發佈會現場,臺灣設計聯盟資深理事李淑君女士、臺灣中華生活推廣學會秘書長許溪圳先生與大賽組委會秘書長童錦波進行簽約,定向邀請臺灣高校和專業機構參加大賽,確保此次大賽的作品征集的質量和數量。發佈會上,中國臺灣網總經理劉曉輝,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總幹事楊農,浙江省臺辦主任莊躍成,寧波市臺辦主任施金國,寧波市鎮海區人民政府區長魏祖民,亞太設計師聯盟聯合主席李淳寅,意大利工業設計協會主席加林貝蒂,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長江學者魯曉波,共同啟動鎏金沙裝置,宣告大賽正式啟動。大賽組委會副秘書長林凱向與會嘉賓介紹瞭大賽情況。本屆中華設計獎的主題為“桌面優品”,大賽面向海峽兩岸、香港、澳門及海外青年設計才俊征集參賽作品,邀請海峽兩岸設計組織、著名設計機構及高校的設計精英共同參與。大賽設產品獎、概念獎兩類,各設金獎1名,銀獎2名,銅獎3名;另設最佳創新獎、最佳組織獎、最佳新人獎等單項獎項。其中產品組金獎20萬元獎金,概念獎金獎10萬元獎金。大賽截止報名時間為2017年12月31日,2018年1月5-7日將進行大賽初評,2月27-28日進行終評,2018年3月底將舉行頒獎典禮暨海峽兩岸青年設計論壇大賽。大賽通過電視、網絡媒體、社交媒體,在海峽兩岸、香港、澳門及海外發佈大賽信息,參賽者可登錄中國臺灣網(www.taiwan.cn)或“知產中國”網站(www.cidip.cn)指定的報名通道進行報名。中華設計獎旨在幫助海峽兩岸暨港澳及海外青年創業創新以及設計成果孵化,促進青年設計人才靈感與智慧的碰撞,進而推動兩岸設計產業融合發展。“不一樣的設計,不一樣的精彩”,大賽將為青年設計者們提供貼近生活、直面市場的展示舞臺,在設計領域打造“中華桌面新氣象”。還想看更多設計資訊、設計新聞?請瀏覽文創資訊設計頻道

source:http://news.vsochina.com/design/40936.html

對話上海視覺藝術設計展策展人 解讀視覺藝術現場

制服
制服訂做
企業團體制服
大學團體服
公司團體制服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策展人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副教授許一兵及陳嶸表示,期待每一位前來觀展的閱讀者能夠和作品“對話”,感受視覺藝術設計的魅力,並從中解構出屬於自己的作品體驗。本期同時采訪瞭兩位策展人,伴隨他們的視角解讀,來進入引人入勝的視覺藝術現場吧。Q1:作為策展人,通過展覽期望傳遞出怎樣的面貌和態度?對於專業人士及普通設計愛好者,有何分別的指點或提議。許:正如我們提出的展覽主題“開放性的作品”,這是一個現代藝術的觀念,但是作為中國的設計太把設計做成“設計”瞭,它失去瞭作品性,失去瞭給閱讀者重新思考的可能性。我希望給普通觀眾傳遞的一種信息是,設計也是審美的一部分,它首先是愉悅你的;而對專業設計師,我們則希望提醒中國設計不要過於沉溺於追求高大的目標,前衛的技術,改變地球等等,其實可以從為社會美學的推廣做起。我很驚訝上海的觀眾可以為一場藝術展花200塊的門票,說明他們已經具有高審美需求瞭。陳:我不覺得應該有設計愛好者的說法,設計和藝術不同,設計是有針對性地解決社會和商業問題的手法。設計師應該是有職業素養的專業人士。我們這次展覽是針對設計師和設計專業學生的。我個人期待學生能看到設計的實物。畢竟能看到來自世界不同地域頂級設計師作品的機會非常有限。簡單說,你能通過近距離觀看設計作品去更好理解背後設計師的專註和素養。就像看梵高作品實物和印刷品的區別,實物的設計作品會讓人感動。Q2:“全球視覺藝術設計25人展”當中的設計師是如何遴選出來的,評判標準是什麼?哪些作品讓你眼睛一亮?許:首先他們都是代表各自城市的具有活力的設計師,其次他們的作品必須要有“開放性”;他們是否堅持自己的作品性思考,觀眾是否能在他們的作品中看到設計目的之外的東西。比如說來自東京的古平正義先生,他成名很久,但是他對於設計一直有一種近乎苛刻的藝術追求,他不斷地挑戰海報設計上的工藝,甚至客戶都沒有要求他這麼做,他的海報上應用瞭所有你能想象的制作方法,你很難想象他為日本一個郵局設計的遞送到普通傢庭的宣傳海報是經過非常復雜的鏤空雕刻制作而成的,當用戶拿到手裡打開時,他們都不敢相信這是一個DM(直郵)廣告。另外一件作品則相反,完全脫離傳統的,手工的,工匠的設計——來自紐約和墨爾本的Tin&Ed。他們這次參展的作品是一個無限生成的投影視頻作品,他們設定瞭單位形態,而其他的部分,構成、運動、組合都是由計算機完成的。他們說:不是我們設計瞭作品,是程序設計瞭作品。陳:全球25人展,並不是全球最優秀25人展,我們隻能在能力范圍內邀請到優秀的設計師參展。還有很多優秀的設計師因為時間、檔期等無法參加,非常遺憾。同時在有限的場地裡,我們希望盡可能多地展現設計師的作品,以便讓大傢加深理解。所以人數受到瞭一些限制。所有參展設計師都各有專業傾向,表現手法各異,這正是我們希望能呈現給觀眾的效果,所有作品都希望能讓參觀者眼前一亮。Q3:“界面的延展——動態海報設計展”似乎跳脫出瞭平面的范疇,運用瞭數字媒介,請介紹一下當中的實驗性與奧妙。作品呈現瞭創作者不凡的實力,那麼您認為中國海報設計在國際舞臺上到達瞭怎樣的水準?如有差距或差別,體現在哪些方面?許:我一直認為中國設計師手裡的海報似乎是作品交流甚至是比賽交流的工具,並沒有達到它本應該有的“視覺傳達媒介”的地位。而手機和移動媒體的發達讓“豎屏”的觀感日常化,海報又有瞭新的可能性,當然它就會變得更數字媒體化,比如可交互,動態的。從展覽的作品觀眾可以感受到界面的遷移,中國設計師很早在這方面進行瞭實踐,甚至是有些優勢吧,移動媒體在中國的強盛,我可以很自豪地說,在技術層面上中國設計師不輸於任何一個設計發達國傢。陳:有不少中國設計師的的海報設計作品在國際大賽上獲獎。但說實話,海報在中國並沒有真正的生存土壤,社會發展的過程阻礙瞭紙質海報的完整發展,不過,跳躍式的社會進步,反倒給動態海報設計提供瞭新的土壤和發展機遇。Q4:據說,創意大獎英國D&AD(Design and Art Design)是世界范圍內最具影響力的設計獎項之一。此次2017獲獎作品展,是否有中國設計師在其中施展拳腳?許:有,這次選瞭上海的設計師熊超,他是一位廣告人,但是作品符號感特別強,沒有花架子且特別有趣,我們給他一個巨大的墻面展示作品。中國設計師的獲獎能力已經非常強瞭,我反倒想提醒設計師們,為瞭獲獎而獲獎會喪失自己的獨立思考。D&AD也和我聊過他們不喜歡看到空洞的,高大全而沒有人情味的設計,更不喜歡為瞭拿獎的“飛機稿”,因為它會從根本上讓設計作品脫離生存的環境。陳:國際知名大獎上,中國人已經多次斬獲殊榮,D&AD都有過中國設計師做評委。不過,總體來說,中國的設計水平還處於“發展中國傢階段”。Q5:此次特別展,為何會選擇致敬日本平面設計大師勝井三雄先生。您認為日本的視覺平面設計有何獨特之處?許:我們想把這個致敬環節一直持續下去,就像“終身成就獎”一樣,它可能不是一個獎杯,而是一種集體的凝視和回顧。進入這個展區,我們馬上能感受到勝井先生所營造的美學氣息,寧靜,光與人的和諧。選擇勝井先生作為第一位致敬環節的前輩,是因為他不但作品優秀,更因為他提攜和鼓勵很多人,我就是其中之一。多年前我做過一個展,在慶祝宴上他得知我的孩子剛剛出生,他第一個站起來舉杯為我祝賀,他對設計和生活的熱愛,是我仿效的對象。陳:勝井三雄先生是前任日本平面設計協會會長,曾任武藏野美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主任10年,並建立瞭該專業的教育體系核心思想。今年85歲高齡的他,60年設計生涯可以說是見證瞭日本現代平面設計發展的全過程。勝井先生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就關註計算機與設計關聯性,並付諸實踐,他的關於光與色的系列海報作品是最好的詮釋。所以,當我們考慮向老一輩設計師致敬時,勝井三雄先生是首選人物。並且,因為他是我研究生導師,也為能成功邀請提供瞭可能。日本的平面設計在早期吸收瞭德國等歐美現代設計精華的同時,不斷融入自己的文化特色,形成瞭一種非常有趣的具有雙重性格的設計風格。日本的平面設計,仍舊是世界一流,亞洲最高水準。日本人特有的細膩、執著都對日本設計的風格形成起到瞭良好的推進作用。同時日本的全體國民審美及教育水平,以及政府、企業對於藝術與設計的支持也提供瞭更好的發揮土壤。Q6:設計之於城市無處不在,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那麼視覺藝術設計在這個時代下的新趨勢及新價值是什麼?許:視覺藝術設計其實是一個混合概念,廣泛來說是通過視覺感知到的藝術和設計,最早業內把它叫裝潢設計,隨後叫視覺傳達設計,現在我們把它定義成視覺藝術設計是在擴大它的外延,甚至說是想模糊設計和藝術的界限,這是我們認為的視覺設計的新的價值——“藝術化”。想想看未來人工智能來到設計行業,設計出“功能”這個東西是不是會變得很容易,而藝術依然是難以被機器理解的。陳:設計融入瞭社會和生活的每個細節裡,同時當代藝術與設計的關系更為模糊,也相輔相成。設計師的智慧在於發揮專業性,同時更多地跨入其他領域而獲得新方向的可能性。Q7:伴隨人工智能的優化及蔓延,您認為平面交互設計在未來的前景是什麼?許:我覺得平面設計應該警惕話語權的失去,因為我相信“語言交互”的時代是不可逆轉的,未來的交互入口可能不是界面或者搜索器,應該是音箱等代表收音設備的入口。平面設計的前景應該在更開放,更藝術化的地方,不能局限於“平面”。Q8:多維度的“動態海報”會取代平面海報嗎?在國際視野下,您認為存在藝術與設計的界限嗎?陳:取代應該是必然。在看動圖的時代,屏幕終究會淘汰紙張,猶如紙張淘汰竹簡、竹簡淘汰龜甲一般。在任何視角裡,藝術與設計當然存在界限,隻是這個界限因條件的不同,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模糊在形式感和思考性方面,清晰在功能性與服務性方面。Q9:最後問一下許老師,您設計瞭這次展覽整體的視覺形象,並把它投放到亞洲最大的戶外大屏“外灘之窗”上,您的設計心得是什麼呢?許:我做很多的設計實踐項目,有自己的工作室,但是最喜歡做的依然是展覽項目,因為我會有空間實現自己的想法。這次展覽的視覺設計實際上就是一組“簽名系統”。展覽的圖形部分來自於我比較常用的“生存設計”的方法,也是由軟件自動生成完成,它們是各種形狀變化的也是無限循環的。所以它們的特性就是“多媒介”應用的,“外灘之窗”是外灘最重要的LED巨屏,他們也是我的客戶,榮幸能夠得到他們的支持,讓我玩瞭一把。我把圖形生成的數值修改瞭一下,出現瞭更適合它屏幕的形態。這組圖形表達的是符號化的上海城市形象,有上海城市的塗鴉印象、標語等。很高興觀眾蠻喜歡它,有業內朋友形容它很“妖”,也為我們的展覽創造瞭些話題。還想看更多設計資訊、設計新聞?請瀏覽文創資訊設計頻道責任編輯:許文雅

source:http://news.vsochina.com/design/40941.html

廣州打造設計高地 聚焦設計未來

團體制服訂做
短袖Polo衫
團體服外套
工作團體服
團體制服訂製
廣州,一個本就有著獨特風格的設計之城,如何才能打造成國內的設計高地廣州設計界的明星設計師要發聲! 2012 年初成立的羊城設計聯盟,匯聚瞭華南地區超過40傢優秀設計機構會員,一直致力於推進空間設計行業進步與發展。12月12日,羊城設計聯盟將聯合地產界、媒體界、教育界和材料界,開展“羊盟設計觀察”,共同探討廣州設計發展策略。在這個設計界的盛事開始前,記者對其中的明星設計師進行瞭專訪,他們為廣州設計當下的發展暢所欲言,為廣州設計在未來的發展中如何增添國際影響力建言獻策。彭濤:凝聚廣州設計界的力量共同推動行業發展羊城設計聯盟秘書長GVL怡境國際設計集團董事長、總裁打造廣州設計高地,首先當然是要有共識,就是這座城市的長遠發展是否需要這個“設計高地”,在城市的競爭中這個“設計高地”是否有助推的效力。我很高興地看到廣州這幾年積極推動首屆廣州國際設計論壇,並且羊城設計聯盟的同仁們也非常抱團,希望能夠發出廣州設計界的聲音,從我感覺到的信息就是,共識已達成,關鍵是如何實現“城市設計高地”這個目標。我們在奔向這個目標的時候,首先要理解這個城市的特點,要研究廣州設計界的優勢和劣勢,而不能盲目比拼,貿然前行。我們廣州設計界的特點,大傢談得最多的就是低調和務實。其實,展開來講,廣州設計界在設計的落地性上普遍做得很好,並且產業規模在國內位於前列,為什麼大傢感覺廣州設計的品牌沒有打響,這就涉及到廣州設計界過去輸出設計思想的力度不夠,在行業發展的洪流中引領性還不夠。廣州設計界在追求未來發展時,需要找到自己的發力點,我們不能僅僅隻是為瞭追求眼前的一個目標,還是要從更長遠的方向來考慮這個城市的設計發展。羊城設計聯盟成立5年來,我們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凝聚廣州設計界的力量,共同推動這個行業的發展。羊城設計聯盟不僅持續組織行業沙龍,探討行業的焦點問題和發展趨勢,並且積極進行設計力量的聯合,推動這個行業的共融共生。還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還非常註重走出去,多次組織成員單位的設計師出國考察和交流,這些考察,不是當前流行的設計師旅行,而是希望在外訪中進行設計思維的刺激和激蕩,讓大傢能夠通過走出去來重新思考自己的設計,重新思考這個行業的未來。我相信“多走出去看”,“多回頭來談”的舉措,隻要持續做,廣州設計界的低調務實文化中也會增多一些新銳的思考和實驗性的探索,它的助推力,一定會像酵母一樣在行業中發酵,顯現出其力量。朱行福:連結跨行業一起走出去羊城設計聯盟副會長華陽國際設計集團副總裁、廣州公司總經理這次羊盟設計觀察提出來打造南方設計高地,是當下大傢都註重設計價值的體現。原來我們城市裡建築市場的發展比較註重的是市場、效益的方面,但是大傢已經慢慢關註到設計的重要性和設計能夠起到的價值作用。廣州本地有很多培養設計人才的優秀高等院校,包容而務實的城市特征吸引瞭很多外地人才的聚集,所以在設計界占有非常大的優勢,特別是在結合南方氣候特點打造的建築項目設計上,廣州設計就更有自己獨特的經驗和地理優勢。羊城設計聯盟是廣州設計行業交流的一個非常好的平臺,羊盟裡幾十傢設計企業可以說是廣州設計界的精英。在羊盟成立以前,廣州設計界裡各個企業互相接觸的機會也比較少,各自做設計時會有局限性,建築和室內、園林設計都是分裂而獨立設計的,這也成瞭廣州設計行業的發展瓶頸。而現代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從某種層面上會要求連結跨行業的知識。這要求我們必須走出去,對市場的專業化瞭解更進一步。通過羊城設計聯盟的平臺,設計企業互相得以認識,設計師之間相互增強瞭交流和感情,並通過一起走出去,擴展瞭眼界和人脈。現在我們做設計的時候,想的是和其他領域結合的可能性,如何和平臺裡的企業達到協同設計,盡量能夠引領其他夥伴一起合作做項目。另外,碰到其他領域上一些專業問題,我們可以很快地找到相應的同行,提供專業的咨詢意見,形成完美的互補。傅毅舟:廣州設計界需要有共同目標一起去探索、追求羊城設計聯盟副會長廣州市冼劍雄聯合建築設計事務所合夥人、總經理、設計總監對於羊盟設計觀察這次提出來廣州要打造南方設計高地的這個提法,我是支持的,我覺得廣州的設計界也需要有這樣的提法。過往幾年廣州的設計界進步的力度還不夠。廣州設計界有一個這樣的共同目標一起去探索、追求,是一件好事。從我自己本身從事的建築設計專業來講,廣州的這類企業還是有很多大有可為的地方。因為廣州有全國最好的建築院校,建築界的歷史沉淀和人脈積累也很多,廣州的建築也很有自己的特色。作為華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廣州的市場機會還是很多的,值得廣州設計界從各個方面去發力。廣州前不久也剛剛舉行瞭首屆國際設計論壇,釋放出從上至下註重設計的良好信號,把設計提到瞭重要的位置。這樣的論壇起到瞭很好的表率作用。廣州現在不光是在說,在提口號,而是有各種實質性的促進活動:論壇、設計周,這也對設計圈起瞭實質性的引領和幫助。設計企業因此也對廣州設計界未來的發展充滿瞭期待。羊城設計聯盟給空間設計企業打造瞭很好的交流平臺。這幾年羊城設計聯盟讓廣州空間設計圈裡慢慢有瞭一個核心,大傢也慢慢團結起來,交流越來越多。以前大傢之間交流比較少,互相之間信息不通暢,合作起來也有瞭限制。交流多瞭,對大傢都會有促進,合作也多瞭,商機也多瞭。整體是非常良性的循環。我希望,政府對民營設計企業幫扶的力度還可以再加強些,不僅是政策上支持,業內評獎、重大項目的參與,政府都可以有更多的措施向企業傾斜、支持,幫助廣州的民營設計企業能夠在全國占據更重要的地位。還想看更多設計資訊、設計新聞?請瀏覽文創資訊設計頻道責任編輯:許文雅

source:http://news.vsochina.com/design/41085.html

藝術傢BenYoung 將玻璃和混凝土打磨成水體雕塑

團體服
團體制服
台灣製 團體制服
團體制服 POLO衫
團體公司制服
水、陸地、巖石被這位來自悉尼的雕塑傢Ben Young用玻璃和混凝土打磨得惟妙惟肖,逼真同時很藝術。Ben Young出生在新西蘭,從事玻璃雕塑制作已有10多年的時間。他的作品看上去嚴絲合縫,精確細膩,盡管是混凝土這種粗糙的材料,也被打磨得如奶油般光滑。每件作品制作前,Ben Young都要經過長時間的思考,然後繪制草圖,定稿後再完全由手工制作,玻璃都是一層層切割後壓到一起。整個過程不借助任何三維打印、數字切割等科技工具,甚至不使用電腦。Ben Young的作品給人純凈無暇的感覺,讓人沉浸其中,心情變得如雕塑表達的意境一般,心如止水。還想看更多設計資訊、設計新聞?請瀏覽文創資訊設計頻道責任編輯:許文雅

source:http://news.vsochina.com/design/40725.html

2017第十屆中國(深圳)國際工業設計節開幕

台北團體制服
台中團體制服
高雄團體制服
polo衫
公司團體服
設計節開幕現場2017第十屆中國(深圳)國際工業設計節5日在深圳寶安開幕,現場達成4個國際設計合作項目簽約。本屆設計節以“設計智造·共創未來”為主題,期間將舉辦2017中國國際工業設計高峰論壇、“寶安杯”智能硬件創新設計大賽項目路演、創意工作坊、寶安設計創新展、設計·制造交流之旅等系列活動。設計節啟動儀式據瞭解,該設計節從2008年舉辦首屆開始,每年都會選擇一個設計先進城市作為合作夥伴。2017年的合作城市是被譽為世界設計風向標之都的荷蘭阿姆斯特丹。在啟動儀式上,雙方進行瞭“深圳-荷蘭設計戰略合作”簽約,通過彼此的多方資源建立多種互幫互助渠道,進一步促進之間的設計、商業和文化交流。頒發“寶安杯”智能硬件創新設計大賽獲獎證書現場還進行瞭另外3項國際設計項目簽約,引入國外設計資源,帶動深圳原創設計國際化水平。共有六傢國內外企業達成項目合作,分別是Design42day國際設計媒體與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韓國科技創新媒體platum與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深圳市白狐工業設計有限公司與河北科瑞達儀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據介紹,為瞭發掘和培育大眾群體中的工業設計創新力量,聯合企業、高校與科研院所營造良好的工業設計創新氛圍,本屆設計節首次設立“寶安杯”智能硬件創新設計大賽。產品囊括智能音響、可穿戴設備、智能機器人、智能傢居和智能醫療等8大創新領域。設計節還將設置“人工智能識別工作坊”“生物創客簡易顯微鏡工作坊”“3D打印工作坊”等三場工作坊。據悉,近年來,深圳寶安區高新技術產業在工業總產值中的占比年年攀升,企業的整體自主創新能力突出:2017年1至6月,三種專利申請量15205件、授權量9082件。目前,區內國傢高新技術企業已達2222傢。該活動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全國工業設計產業創新聯盟、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政府主辦,深圳市寶安區文體旅遊局、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深圳市寶安創意設計中心承辦。還想看更多設計資訊、設計新聞?請瀏覽文創資訊設計頻道責任編輯:許文雅

source:http://news.vsochina.com/design/40726.html